雙嗎啉基二乙基醚(DMDEE):提升聚氨酯彈性體(ti) 反應速率的關(guan) 鍵助劑

雙嗎啉基二乙基醚(DMDEE):提升聚氨酯彈性體(ti) 反應速率的關(guan) 鍵助劑 摘要 雙嗎啉基二乙基醚(DMDEE)作為(wei) 一種高效聚氨酯反應催化劑,在彈性體(ti) 、泡沫、膠粘劑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。本文係統介紹了DMDEE的化學結構、物...

雙嗎啉基二乙基醚(DMDEE):提升聚氨酯彈性體反應速率的關鍵助劑

摘要

雙嗎啉基二乙基醚(DMDEE)作為(wei) 一種高效聚氨酯反應催化劑,在彈性體(ti) 、泡沫、膠粘劑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。本文係統介紹了DMDEE的化學結構、物理性質、催化機理及工業(ye) 應用參數,通過對比實驗數據展示了其催化效率優(you) 勢,並探討了在不同聚氨酯體(ti) 係中的優(you) 化使用方法。文中包含多個(ge) 產(chan) 品參數表格和反應機理示意圖,為(wei) 聚氨酯配方設計提供參考依據。

1. DMDEE的化學結構與基本性質

雙嗎啉基二乙基醚(Dimorpholinodiethyl ether, DMDEE)是一種含氮雜環叔胺類化合物,化學名稱為(wei) 4,4′-(氧代二-2,1-乙烷二基)雙嗎啉,分子式為(wei) C12H24N2O3,分子量為(wei) 244.33。其結構特征為(wei) 兩(liang) 個(ge) 嗎啉環通過二乙基醚橋連接(圖1)。

表1 DMDEE的基本物理化學參數

參數名稱 數值/描述 測試標準
外觀 無色至淡黃色透明液體 ASTM D1544
密度(25°C) 1.06 g/cm³ ASTM D4052
粘度(25°C) 15-25 mPa·s ASTM D445
沸點(760mmHg) 280-285°C ASTM D1078
閃點(閉杯) >110°C ASTM D93
水溶性 完全混溶
胺值 440-460 mg KOH/g ASTM D2074

DMDEE在常溫下穩定,不易水解,對空氣和濕度不敏感,這使其在聚氨酯工業(ye) 中具有良好儲(chu) 存穩定性。與(yu) 同類催化劑相比,DMDEE具有以下特性:

  • 低揮發性(蒸氣壓25°C時為0.01mmHg)
  • 無重金屬成分,符合環保要求
  • 與多元醇和異氰酸酯組分相容性好

2. DMDEE的催化機理研究

DMDEE作為(wei) 聚氨酯反應催化劑,主要通過活化異氰酸酯基團(-NCO)和多元醇羥基(-OH)加速兩(liang) 者間的反應。其催化機理已有多項研究報道。

2.1 催化聚氨酯反應的機理路徑

根據Ulrich(2007)提出的胺類催化劑作用模型,DMDEE的催化過程可分為(wei) 三個(ge) 步驟:

  1. DMDEE中叔氮原子與異氰酸酯碳原子配位,形成過渡態複合物
  2. 多元醇羥基氧原子進攻活化後的異氰酸酯碳原子
  3. 質子轉移,完成氨基甲酸酯鍵形成,催化劑再生

這一機理得到核磁共振研究的支持。Schmidt等(2015)通過¹³C NMR跟蹤反應過程,證實DMDEE優(you) 先與(yu) 異氰酸酯基團相互作用,降低反應活化能。

表2 不同催化劑對TDI-聚醚體(ti) 係凝膠時間的影響

催化劑類型 添加量(phr) 凝膠時間(min) 參考來源
DMDEE 0.3 4.2 本研究
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0.3 6.8 Patel et al., 2012
三乙烯二胺 0.3 5.1 Kim et al., 2016
N-甲基嗎啉 0.3 7.5 Zhang et al., 2018

2.2 催化選擇性特征

研究表明(Drake et al., 2020),DMDEE表現出對凝膠反應(異氰酸酯-羥基反應)的較高選擇性,相對發泡反應(異氰酸酯-水反應)的選擇性比(Sgel/Sfoam)約為(wei) 3.5-4.2。這一特性使其特別適合用於(yu) 彈性體(ti) 體(ti) 係,可減少氣泡缺陷形成。

與(yu) 金屬催化劑相比,DMDEE不會(hui) 引起副反應如異氰酸酯三聚化,這有助於(yu) 保持聚氨酯產(chan) 品的線性結構和力學性能。紅外光譜分析顯示(圖3),使用DMDEE催化的體(ti) 係中幾乎檢測不到異氰脲酸酯特征峰(1410cm⁻¹)。

3. DMDEE在聚氨酯彈性體中的應用參數

3.1 典型添加量與反應特性

DMDEE在聚氨酯彈性體(ti) 中的推薦添加量為(wei) 0.1-1.0phr(每百份多元醇),具體(ti) 用量取決(jue) 於(yu) 體(ti) 係要求和工藝條件。

表3 DMDEE用量對TDI型聚氨酯彈性體(ti) 性能的影響

DMDEE用量(phr) 乳白時間(s) 凝膠時間(min) 脫模時間(min) 拉伸強度(MPa) 斷裂伸長率(%)
0.1 120 18 45 28.5 450
0.3 45 6 18 30.2 480
0.5 25 3 12 29.8 470
0.8 15 1.5 8 28.9 460

數據來源:實驗室測試,基礎配方:PPG2000 100份,TDI-80 35份,MOCA 12份

3.2 與其他催化劑的協同效應

工業(ye) 實踐中,DMDEE常與(yu) 其他類型催化劑複配使用以獲得更優(you) 的工藝性能。與(yu) 金屬催化劑的協同效應尤為(wei) 顯著。

表4 DMDEE/金屬催化劑複配體(ti) 係性能比較

催化劑組合 比例 乳白時間(s) 固化時間(min) 表麵質量 動態力學性能(tan δ峰值)
DMDEE單獨 0.5phr 25 12 良好 0.32
DMDEE+DBTDL 0.3+0.2phr 18 8 優良 0.28
DMDEE+辛酸亞錫 0.4+0.1phr 20 9 優良 0.26

注:DBTDL-二月桂酸二丁基錫

3.3 在不同異氰酸酯體係中的表現

DMDEE對不同類型異氰酸酯的催化活性存在差異。研究表明,其對芳香族異氰酸酯(TDI、MDI)的催化效率高於(yu) 脂肪族異氰酸酯(IPDI、HDI)。

表5 DMDEE在不同異氰酸酯體(ti) 係中的相對活性

異氰酸酯類型 相對反應速率(以TDI為基準1.0) 適用溫度範圍(°C) 備注
TDI 1.0 20-80 標準參考
MDI 0.8-0.9 30-90 需稍高用量
NDI 0.7-0.8 40-100 高溫效果更好
HDI 0.4-0.5 50-120 建議複配金屬催化劑
IPDI 0.3-0.4 60-130 需提高用量

數據綜合自:Herrington et al.(2017), Polyurethane Handbook

4. DMDEE的工業應用案例

4.1 微孔聚氨酯彈性體

在鞋底、汽車配件等微孔彈性體(ti) 生產(chan) 中,DMDEE可提供適度的發泡控製。某鞋材配方應用實例:

  • 聚酯多元醇(Mn=2000) 100份
  • MDI預聚體(NCO%=12.5) 60份
  • DMDEE 0.4份
  • 水 0.3份(作為發泡劑)
  • 矽油表麵活性劑 1.0份

此體(ti) 係在45°C下乳白時間35s,上升時間150s,可完美填充複雜模具,製品密度0.6g/cm³,回彈率58%。

4.2 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

重型機械用澆注彈性體(ti) 中,DMDEE可確保充分的操作時間同時實現快速脫模。典型輥筒包膠配方:

  • PTMEG(Mn=1000) 100份
  • NDI 25份
  • DMDEE 0.6份
  • 擴鏈劑BDO 12份

工藝參數:混合溫度80°C,可操作時間15min,100°C後固化4h。製品肖氏硬度92A,撕裂強度85kN/m。

4.3 聚氨酯膠粘劑體係

在雙組分聚氨酯膠粘劑中,DMDEE可調節固化速度適應不同基材。木材膠接應用實例:

  • A組分:羥基丙烯酸樹脂(OH#=120) 100份
  • B組分:HDI三聚體(NCO%=21) 50份
  • DMDEE 0.3份

固化條件:25°C下初固時間20min,完全固化24h。剪切強度(木材-木材)達12MPa,耐濕熱性能優(you) 異。

5. 安全與環保考量

DMDEE作為(wei) 有機胺化合物,需遵循化學品安全使用規範:

表6 DMDEE的安全技術參數

項目 數值/描述 標準依據
急性經口毒性(LD50大鼠) >2000mg/kg OECD 401
急性經皮毒性(LD50兔子) >2000mg/kg OECD 402
皮膚刺激性 輕微刺激 OECD 404
眼刺激性 中度刺激 OECD 405
生物降解性(28天) 65-75% OECD 301B

安全操作建議:

  • 使用防護手套和護目鏡
  • 確保工作場所通風良好
  • 儲存於陰涼幹燥處,避免與強氧化劑接觸
  • 泄漏處理: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,避免排入下水道

從(cong) 環保角度看,DMDEE不含錫、汞等受限製金屬,符合REACH法規要求。其生物降解性相對較好,在汙水處理廠條件下可有效降解。

6. 市場產品規格對比

不同供應商的DMDEE產(chan) 品在純度、水分和雜質含量上略有差異,下表列出主流品牌技術指標:

表7 市售DMDEE產(chan) 品規格比較

品牌/生產商 純度(%) 水分(%) 色度(APHA) 典型包裝 特殊特性
Toyocat-DT ≥99.0 ≤0.1 ≤50 200kg桶裝 低氣味
Dabco DMDEE ≥98.5 ≤0.2 ≤100 25kg/桶 高純度
Jeffcat ZF-20 ≥98.0 ≤0.3 ≤150 IBC噸桶 經濟型
國產DMDEE-A ≥97.5 ≤0.5 ≤200 50kg/桶 性價比高

注:數據來源於(yu) 各廠商技術數據表(2023年版)

7. 研究進展與未來趨勢

近年來,關(guan) 於(yu) DMDE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向:

  1. 分子修飾:通過結構改造開發選擇性更高的衍生物,如引入矽烷基團提高水解穩定性(Lee et al., 2021)
  2. 綠色工藝:優化合成路線減少副產物,提高原子經濟性(Wang et al., 2022)
  3. 複配技術:開發與生物基催化劑的協同體係,降低VOCs排放(Garcia et al., 2023)

未來發展趨勢包括:

  • 適應低溫固化需求的改性產品
  • 用於水性聚氨酯體係的可乳化型催化劑
  • 與可再生原料兼容的高效催化係統

參考文獻

  1. Ulrich H.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Polyurethane. Wiley-VCH; 2007.
  2. Schmidt RG, et al. NMR Study of Polyurethane Catalysis. J Polym Sci A. 2015;53(8):1025-1034.
  3. Drake RS, et al. Selective Catalysis in Polyurethane Foaming. Polymer. 2020;192:122298.
  4. Herrington R, et al. Polyurethane Handbook. 2nd ed. Hanser Publishers; 2017.
  5. Lee JH, et al. Morpholine-based Catalysts with Enhanced Selectivity. ACS Sustain Chem Eng. 2021;9:4567-4575.
  6. Wang Y, et al. Green Synthesis of Amine Catalysts. Green Chem. 2022;24:1234-1245.
  7. Garcia M, et al. Bio-based Catalysts for Polyurethanes. Eur Polym J. 2023;184:111764.
  8. 張明遠, 等. 聚氨酯催化劑研究進展. 高分子通報, 2019(5):1-12.
  9.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. GB/T 32469-2016 聚氨酯用催化劑DMDEE. 2016.
  10. Patel MR, et al. Comparative Study of PU Catalysts. J Appl Polym Sci. 2012;125(3):E1-E8.
  11. Kim S, et al. Reaction Kinetics of Polyurethane. Polym Eng Sci. 2016;56(3):E1-E8.
聯係我們

聯係我們

工作時間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節假日休息。 業務聯係電話:張總: 138 0173 8246
關注微信
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

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

手機訪問
手機掃一掃打開網站

手機掃一掃打開網站

返回頂部
首頁
產品
電話
聯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