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陶藝更簡單︱“對鏡貼花黃”將較細的陶土或瓷土,用水調和成泥漿塗刷在陶胎或瓷胎上,器物表麵即留下一層薄薄的色漿,或白或紅或灰,這種色漿,在陶瓷工藝技術上稱“陶衣”,也叫“化妝土”、“裝飾土”、“護胎釉” ...
讓陶藝更簡單︱“對鏡貼花黃”
將較細的陶土或瓷土,用水調和成泥漿塗刷在陶胎或瓷胎上,器物表麵即留下一層薄薄的色漿,或白或紅或灰,這種色漿,在陶瓷工藝技術上稱“陶衣”,也叫“化妝土”、“裝飾土”、“護胎釉”
化妝土裝飾,是我國北方窯口典型的裝飾技法之一,以邢窯為(wei) 代表,始於(yu) 北朝,初是為(wei) 了改變胎體(ti) 顏色,增強瓷器的白度和亮度,施釉前先用白色化妝土護胎,這種技術一直沿用到宋、元時期
陶器的“嫁衣”:化妝土
常見陶瓷器物多是由泥坯覆以釉料燒製而成,然而北方地區的泥料較粗糙,燒成後手感和外觀大打折扣。於(yu) 是,聰慧的古代陶藝匠人發明了化妝土泥漿來解決(jue) 這一問題。
▲ 化妝土+刻花裝飾
化妝土泥漿質地細膩、色澤均勻、遮蓋力較強、耐火度高,且有遮瑕、美化、補漏三大功效,使用後顏值擔當。
遮瑕:將化妝土泥漿均勻塗刷在質地較粗糙或顏色較深的坯體(ti) 表麵,上釉燒製後,粗糙坯麵變得光滑平整,色差得以覆蓋,釉麵更美觀光亮、柔和溫潤
美化:化妝土內(nei) 添加其它釉色,施於(yu) 坯體(ti) 表麵,再結合剔花、彩繪粁技法,形成豐(feng) 富多樣的天然礦物裝飾效果,增強抗風化能力。
補漏:細致的泥漿還能避免坯體(ti) 大量吸釉和燒裂,並填補坯體(ti) 氣孔,使其表麵更加致密。
▲ 化妝土+刻花裝飾
▲ 化妝土+彩繪裝飾
▲ 化妝土+彩繪
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,製瓷工藝、裝飾技法不斷成熟,化妝土漸漸失寵。但是,化妝土承托了陶瓷工藝文明的許多個(ge) 起點,當我們(men) 在讚歎陶瓷藝術的成就時,不應該忘記化妝土的功勞。
今天讓我們(men) 再一次致敬傳(chuan) 統,學習(xi) 化妝土剔花這一古老的裝飾技法↓↓↓
▲ 化妝土+刻花 作品效果
簡直不要太完美!有木有
大招在此↓↓↓
物料準備:
● 修好的、七成幹燥的泥坯
● 海綿1塊,刻刀2把,刷筆1把
● 高白泥漿及長石、石英等礦物原料
製作步驟:
Step 1:用海綿將坯體(ti) 上的灰塵擦拭幹淨
Step 2:調配化妝土,將長石,石英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高白泥漿中(作用:掩蓋坯體(ti) 表麵的小孔和雜色,以調配化妝土的收縮及膨脹係數,並增加化妝土硬度)
Step 3:將調配好的泥漿通過蕩、浸等方式施於(yu) 坯體(ti) 上
Step 4:晾幹後,用筆在化妝土上打稿,將多餘(yu) 白色化妝土用工具剔除即露出胎體(ti) ,形成黑白對比
Step 5:上透明釉、燒製
注意事項:化妝土的顆粒細度要小於(yu) 坯體(ti) 而大於(yu) 釉料,並且懸浮性要好,以保證燒前燒後能夠很好地粘附在坯體(ti) 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