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配水比例水:胺:矽油 = 100 : 7 : 35胺是 A-33 或 A38 進口國產(chan) 均可 。矽油可以是進口的 L-580 , 或國產(chan) 的 L-568 或道康寧 SZ580或 DC5180 等但以進口的穩定性佳。 L-568 在夏天配水...
一、 配水比例
水:胺:矽油 = 100 : 7 : 35
胺是 A-33 或 A38 進口國產(chan) 均可 。
矽油可以是進口的 L-580 , 或國產(chan) 的 L-568 或道康寧 SZ580或 DC5180 等但以進口的穩定性佳。 L-568 在夏天配水時出現嚴(yan) 重的分層。
此配比適用於(yu) 發泡指數 8.3-3.3 即原始密度在 12-30 密度之間。固氨:配水比例:水:胺:矽油 = 100:1.91:35 或 100 : 1.91 : 0.45
其中胺為(wei) 固體(ti) 的三亞(ya) 已基二胺。
二 、TDI 指數的選擇原則
發泡指數 *9.667+8.68*(1.05-1.35) 假如把 MC 算進去 TDI 指數不低於(yu) 105。
三 、發泡機混合頭零件中的間隙
發泡機混合頭中的柱和軸承之間的要有 2 絲(si) , 同時軸承和卡座相差 2 絲(si) , 混合室壁與(yu) 攪拌棒之間要有 2 毫米的間隙,以不產(chan) 生摩擦為(wei) 佳。
四 、正確地安裝鍋
直徑 1.27 塑料膜 4 米小鍋內(nei) 直徑 38 毫米加 10-15 毫米或 42 毫米為(wei) 佳 10-15 毫米大鍋下口直徑通常比小鍋小 20 毫米(安裝時兩(liang) 鍋之間的距離以小於(yu) 15 毫米為(wei) 佳。
五 、特定的配方由於(yu) 環溫 , 料溫變化而變化
通常環溫 ( 如夏季 ) 高料溫高發出海綿的密度要比正常情況低一個(ge) 密度,這裏主要表現在環溫上。要是在冬季則密度通常要高一個(ge) 密度。所以要根據季節的變化配方也要適當的變化(要注意傳(chuan) 輸帶的速度,已減少出現壓筋及泡沫下滑情況)
六 、泡沫發一段時間後下滑,大幅增加錫量沒有反應
主要表現在低密度的上,在環溫低(如環溫低於(yu) 20 度) 的情況下 , 可以發的多 , 而到了環溫高的情況下 ( 如夏季 ) 則發的少容易出現下滑的情況。表皮沒有粘結力,可以適當增加密度,降低傳(chuan) 送帶的速度,也可能是矽油引起。如 18 密度加粉 60 的配方,原來有 L-568 隻可以發至 50-65 個(ge) 時就出現塑料布鬆動下滑的情況而換成 SZ-580 後則好的多可以發至 85-90 以上。同時在環溫 24 度的情況下。料溫在22-27 度沒有變化。也有可能是由於(yu) 發泡過程中托盤產(chan) 熱造成前期起發快的原因。要是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降低胺的流量。
七 、18D 配方加粉 60 份的配方
冬季可以發 150 多個(ge) 沒有問題。而夏季用 L-568 發到 50-60 多個(ge) 時出現塑料膜變鬆。外皮固化成粉末狀,無拉力。也測試過降低料溫(聚醚 23 , TDI 20 度)也同樣。感覺後期固化慢而換了 SZ580 可以發到 90 個(ge) 出現上述症狀 。 而改用 L-618 時可以發到 100 多個(ge) 但塑料膜變鬆時傳(chuan) 送速度適當的下調了密度增加了 0.5-1 個(ge) 密度。可以得出結論。
與(yu) 矽油有關(guan) 係。
與(yu) 環境溫度有關(guan) 係。
可以適當的降低傳(chuan) 送帶速度增加密度,證明有效 。
可以適當降低胺的用量。
八、泡沫出現嚴(yan) 重的網狀壓筋
原因:主要是催化劑的用量不夠。解決(jue) 方法:增加錫,胺的用量。
如果是混合料無法增加胺的用量就增加錫的用量少增加 15% 同步進行好。海綿泡邊緣:有直徑 20 厘米左右的壓筋一條或數條。
解決(jue) 方法:此種主要是鏈板擠壓產(chan) 生。可以適當增加傳(chuan) 送帶速度。有時海綿發泡一段時間自己就消失了 。 也可以適當增加氨和錫的用量也可以解決(jue) 。 發原始密度在 15 以下更容易出現此問題。選擇合適的氨很重要。通過發泡實踐 AM-90 的氨發效果很好。
論水平發泡:
1. 噴頭發泡時海綿中間裂 。 在海綿體(ti) 頂部中心位置從(cong) 上往下豎裂約 10 厘米左右 。 主要是氨低起發慢,跌落板太陡產(chan) 生。增加氨量或調節跌落板。海綿體(ti) 側(ce) 裂:通常是由於(yu) 氨太高起發快而引起的。側(ce) 提膜的拉裂。適當的降低氨量即可。
提膜要距離泡體(ti) 高點 0.8-1 米
發泡液不起發或起發很慢,海綿成型泡孔粗糙:主要是沒有注上氣或注氣量太低。解決(jue) 方法主要是增加注氣量。
發泡液起發慢,形成潛流 。發型號2 號黑的配方。主要是氨低或注氣量低引起的。解決(jue) 方法如果氨在一定量的情況下注氣量低增加注氣。如果注氣量較高前期慢增加氨量。潛流回返。在前兩(liang) 種方法不能解決(jue) 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傳(chuan) 送帶速度。
海綿後期固化慢軟粘:發 FR-25 黃配方。主要是太高引起的。 噴頭發泡形成潛流的表現:起發線無弧度。成交叉處起發海綿體(ti) 中間開裂。天津李中成: 1.TDI 流量可以控製 56-79 公斤傳(chuan) 送 4 米左右。
高回彈矽油控製在 0.5 份左右 。 二乙醇胺控製在 1.5 份左右 , 和水配製為(wei) 一個(ge) 組份 。 高回彈比較常用的配方為(wei) 30 密度和 45 密度。發泡開始時主要注意錫要稍高微閉孔。正常後降低錫的用量。但回落量不能太大,通常回落 1-2 厘米。發泡時注氣量的多少對海綿的高度影響很大。注氣量高海綿就高。注氣量通常比普通泡注氣量要低。
發低密度的氨:型號 A340氣的流量計通常有: 0.05 , 0.1 , 0.2 或標注 100 150 200 250
混合頭轉速一般在 3600-4200 轉也可 3700-5100 轉
噴頭的出口可以用 70×2 用 20 目的軟紗布包或 80×2 或 90×2 或 100×2
氨型號 CH -90 主要適用於(yu) 加重晶石粉 200-300 份。用量為(wei) 0.2-0.22 份。
慢回彈發泡
1.慢回彈水平泡通常發 45 個(ge) 密度的。 33 個(ge) 密度不加粉垂直泡其矽油用量為(wei) 0.4份提升要注意慢點下邊要肥一些。
2.慢回彈 TDI 配方算法:(水 ×9.667+0.155× 羥值) ×TDI 指數 85-90
3.慢回彈軟無拉力是由於(yu) TDI 量少導致。要適當增加 TDI 指數。
4.做超硬慢回彈。除要增加白聚醚用量更重要的是增加 TDI 指數可以加到指數 130